宋永华:国际化办学是铸就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路径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委会    作者: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6/06/28]    浏览次数:864次

  在日前举办的“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研讨会”上,宋永华教授首先就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背景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接着就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进行了论述,最后介绍了浙江大学“4S发展战略”下的国际化办学实践。
  宋教授首先指出,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推出的旨在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和必然路径。改方案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作为五项改革任务之一,充分显示了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引用《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论证。
  接着宋教授就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新特征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世界一流大学一是要“有为”,这样才“有位”,而“有位”才”更有为”,即世界一流大学以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组织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等方式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发展,从而产生国际影响,获得国际声誉;二是世界一流大学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胸怀和担当,即通过不断提升和创新国际化战略,不仅为本国培养优秀人才,也为全世界培养领袖人才,推动知识的开拓,不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服务。
  同时,就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他还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与世界先进办学水平全面融入;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各行各业世界性领导者;三是要积极参与并解决国际和区域重大问题;四是要基于国情和办学实践创新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与办学理念。
  最后,宋教授与与会代表分享了浙江大学“4S发展战略”下的国际化办学实践。按照宋教授的介绍,浙江大学基于“4S发展战略”[即Strategic(战略性)、Substantial(实质性)、Sustainable(可持续性)、Service-oriented(服务型)],从国际化校区建设、办学定位、办学模式、保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创新性实践。例如,在国际化校区建设定位上,浙江大学将正在建设完成的海宁校区打造成与世界一流大学或领先学科无缝对接的高水平校区;国际化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和机制体制探索的特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相结合的战略高地;国际合作办学和海外高技术在境内转化的示范基地。在办学模式上,采取“以我为主、一对多、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培养模式上,有“4+0”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有“联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等,并且已经与世界多多知名大学已经签订合作协议,部分合作建立的学院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
  宋教授最后强调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有国际性的眼光,要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方向,要做出世界性的贡献!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电话:010-88155107     Email:cseds@126.com

京 ICP 备 18027711 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