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认证、转换制度与终身学习
郝克明名誉会长在学分认证、转换制度与终身学习国际论坛(南京)的发言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作者:郝克明    发布时间:[2016/12/12]    浏览次数:1641次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终身学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以及在终身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各种实践活动,使教育的价值不再仅是培育少量精英,而是能够为广大社会成员包括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才能的学习机会和途径。终身学习体系是在对社会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基础上形成的能够适应广大社会成员对学习的多种选择和要求,方便其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任何阶段进行学习。从高等学校着手,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认定机制,畅通不同高等学校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非正式学习之间的转换通道,建立通过多种学习渠道成才的立交桥,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具有极为紧迫和重要的意义。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终身学习体系的指向,对传统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由于传统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制度管理的封闭性,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对其他学校优质课程的学习缺乏选择的机会,学校之间优质课程资源不能很好共享。这一问题在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教育资源触手可及的今天,就更为突显。
  2.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学习者相互之间缺乏可以沟通和相互转换的机制,学生入学后往往被锁定在政府和学校预先设计的教育分类框架内,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形式以及自己的发展方向很少有重新选择的机会。这个问题近几年在中国有所缓解,但又出现了学历导向等新的问题。
  3.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和发展,人们对从教育和学习的反思中,对“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习和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进行,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式学习,特别是人生相当多时间的学习是通过非学历教育、非正式学习方式进行的,而且这种方式更适合在职从业人员、老年人学习。但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和制度中,由于对非学历教育、非正式学习不重视,对通过这些途径的学习成果,没有建立或完善认证、积累、转换和激励的体系和制度,这些都不利于学习者的终身学习。
  4.传统的学校教育由于成本高,高水平师资匮乏,办学规模受到很大限制,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进入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学习的要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从2013年到2025年,世界各国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至少要比现在多8000万人。假如通过传统学校方式满足新增学生的需求,需要在12年内平均每个星期至少修建3所共能容纳4万名以上学生的大学 。这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二)这些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都把建立各类教育和各种途径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作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抓手”,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模式。
  1.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制度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是在对义务教育之后各类学校的学历资格与社会各种职业所需要的资格证书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以发展性和个性化为特征的学习状况的考核、认证和学分的互认和转换制度。这种制度避免由于单一的学校学历导向所造成对社会各种不同工作岗位对新的专业知识特别是能力要求的忽视,有利于帮助人们对资格(学位、职业资格证书和基于经验的学习成果)准确全面的理解;有利于向用人单位和学习者提供不同行业劳动者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标准;有利于打通教育、培训和就业之间的通道;有利于提高广大学习者对学校选择的多样性和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的积极性。英国、澳大利亚、南非、挪威、欧盟等许多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等这些年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高等学校之间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分互认和转换的制度模式。这种模式便于学习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学校之间的流动以及增强学习者对优质课程资源的选择性。例如美国等许多国家和我们国家在部分高校之间建立的学分相互认证制度,对增强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发挥了积极作用。
  3.最早开始于韩国的“学分银行制”的制度模式。所谓“学分银行”实质上就是一种模拟或者是借鉴银行的某些功能特点,对不同类型学习成果通过学分进行认证、积累、转换的形象化表述。这是在终身学习理念推动下,在不同类型教育之间(包括不同形式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式形式学习),以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使学生能够突破学习时段的限制,储存(积累)所学成果的学分,而且能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将通过不同学习途径取得的学习成果、职业资格证书与相关的学历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评估、互认等制度,实现学分在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相互转换。近几年,我国上海、浙江、北京、江苏、福建、云南、陕西、广东等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实践的探索。例如,上海市学分银行由市政府主导,上海开放大学具体实施。上海市学分银行建立了覆盖全市各区的20个学分银行分部和基本覆盖全市所有高校的68个网点,这些学校主要负责学习者的咨询、开户、相关学习成果认定初审等工作。目前,上海学分银行已经建立了9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的专业和课程标准,为相当一部分学习者通过这种途径学习的成果开展学分的认证与转换服务。这种学习和管理制度对未能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特别是成年学习者带来了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新的学习机会,受到社会成员的欢迎。
   (三)对我国建立学分认证转换制度与推进终身学习的思考
  1.建立学分认证和相互转换制度是一个涉及教育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十分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逐渐推进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很不平衡,高等学校虽然有两千多所,但学校之间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差别很大,进行学分认证和相互转换的任务就更为复杂和艰巨。
  这些年来,我国在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把促进各类高等学校之间和学习者通过非学历教育和非正式学习途径的学习成果,建立学分认证转换制度,畅通终身学习的通道,建立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成才的“立交桥”,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2016年9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高校为主体,坚持实质等效、规范有序的原则,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衔接和沟通,推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些年来,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实践;很多高校之间也通过建立学分互认联盟、签订多边或双边协议等形式,开展学分互认和转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还处在学习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从全国来看,目前这方面的实践还是地区性的,比较零散的。考虑到学分认证转换制度建设的难度和复杂性,我们国家提出鼓励地区和学校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确保有序推进。我认为是符合我国实际的。综观国际上一些国家建立学分认证制度的发展道路,大部分是从基础制度建设到学分互认实践整体部署,分阶段稳步推进。例如1995年韩国提出采用学分银行制度进行学分互认和转换实践的设想后,1997年,韩国政府颁布试行《学分认证相关法律》。截至到2012年2月,已经修订了12次。为了保证学分认证转换的质量,使学分银行所授予的学士学位或副学士学位,与普通高校的学位水平保持对等,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与终身教育振兴院对联合开发的标准化课程作为学分银行的认证标准,课程包括了每个学科领域的教学计划,课程科目、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学分要求等。标准化课程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每两年还要修订一次。又如我国香港地区,设立专门的机构,研究制定区域资历框架,并拨专款逐步推进,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以及到建立不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已经实现了本地区的学分互认,以及与若干国家之间的学分互认。从我们内地来说,在鼓励地区和学校先行先试,逐步总结和积累经验的同时,建议从国家层面,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在加强对国内外建立学分认证和相互转换制度先进经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紧进行对我国建立学分认证和相互转换制度的整体设计和各种质量标准研究制定等基础性工作。
  2.对于正在进行试点的单位,要把严格的质量标准放在首要位置。
  我国当前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学分银行试点。在我国许多地区,学分银行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开放大学具体组织实施。因为我国开放大学与国外开放大学的一个不同的重要特征是实施多模式办学,它既有三十多年在线高等专科办学的丰富经验,也有近二十年的在线本科专业教育的经验,截至到2015年6月,六所开放大学共设置专业210个,其中本科专业49个,专科专业161个,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学历教育办学体系。同时开放大学还担负着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的功能,开设了大量满足不同人群包括各类弱势群体学习需求的在线继续教育课程。例如我们这次学术论坛的主办单位江苏开放大学就为江苏各类社会成员开设了9大类48小类共两万多种继续教育课程,参加课程学习的达926万人次。因此开放大学对于在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探索建立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内容的学分银行模式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为了使我们的探索能够取得成功,开放大学要加快推进以学分制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明确学分要求,创新培养模式,为学分认定和转换提供必要的制度安排。通过试点,促进同层次相关专业学历教育机构的学分互认,使各种有效的学习经历和成果都能得到合理的评价、认证和转换。要在建立学习者的个人学习账号,如实记录、存储学习者在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以及通过继续教育、职业培训、资格证书、自学和实习实践等体现非学历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对学分的认证和转换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包括学分标准、转换标准、先前学习成果的认证标准等,完善严格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通过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习成果的转换,要吸收高水平高等学校和考试评价机构的专家,就学分认定和转换开展评估与论证,并积极引进第三方开展学分认定和转换评估,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检查力度,确保公平公正。通过学分银行试点的探索和推进,真正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公信力强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
  推动各类高等学校之间学分认定和转换,也是推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扩大高等学校学习者选择权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高等学校为主体,由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自主确定学习成果认定和学分转换的范围、标准和办法。这项工作宜在相同层次特别是高水平高等学校之间进行。
  3.在建立学分认证和相互转换制度的同时,建议由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与劳动人事部门合作,着手研究和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制度。
  从已经建立资格框架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所有资历框架建立的重要特点都旨在建立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之间认证制度的衔接。其核心在于促进学习者与劳动力在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间的自由流动,研究探索和建立知识、能力与技能并重、学历资格与职业、技能资格相互沟通的国家资格体系。建立资历框架不仅是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认定机制,畅通不同高等学校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和非正式学习之间转换通道的基础,也是实现国际范围内学习成果认证的制度基础。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最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畅通不同高等学校的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转换通道,构建开放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育服务体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现在存在的很多教育问题都是在一个封闭的教育体系中的瓶颈问题,必须要依靠开放的体系来解决。信息化推动了其他系统的开放,如商业系统、金融系统、物流系统等等。我们的教育系统也正在开放,但开放的程度还需要大力加强。我认为,这几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可能和机会,而且带来了对传统教育系统巨大冲击所形成的更加开放的教育的巨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大学所推动的以高水平大学优质课程为核心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的出现和发展。我认为MOOCS的价值不仅在于世界顶尖大学的优质课程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共享,而且使学习者的学习打破了学校的界限。学习者选择课程可以跨越学校的界限,面向全球所有的顶尖大学、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最需要、最向往的优质课程,通过灵活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历水平。与原有传统大学包括顶尖大学体系相比,这种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优质、终身、灵活的学习需要。这是高等教育服务模式极其深刻的变革。二是可汗学院的建立。可汗并不是教师,虽然他的初衷只是通过网络方式指导远在家乡的家人学习代数课程。然而由可汗发起成立的可汗网络学院已发展成为一家世界知名的教育非营利性组织,其课程被翻译成23种语言,在全球拥有超过四千万注册学习者。可汗学院的重要特点是不限制课程提供者的身份,任何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都可以无障碍地注册为可汗学院的教师账户,进而开始使学习者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可汗学院的独特价值,在于开创了各个社会领域所有具有专业知识和本领的人士都能提供教育资源的一种教育实践模式。长期以来,教育为人所诟病的是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一线劳动者对学习的迫切需求,通过全社会特别是社会一线的专业人士加入壮大教育工作者队伍,对于更好的满足新时期社会成员特别是一线劳动者不断学习的需要,是一个重要途径。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融合带来的教学模式的变化。例如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它所带来的变化不再只是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而是上移到了布鲁姆所提到的更高层级的认知要求(如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同时,由于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之间更深层次的互动,而且推动了对大规模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反馈,从而能够帮助教师对学习者提供适切的教学内容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这些新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对开放教育大门的巨大作用;对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巨大作用;对个性化、适切性教育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仅仅依靠传统的学校体系是不行的,必须构建更加开放的学习体系。这种更加开放的学习体系,必将促进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的融合,促进面对面的传统学校教育与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非面对面的教育的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开放和融合,不仅带来学习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而且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教育和学习模式,为我们建立优质、开放、灵活的新的学习体系、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人,在全部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比例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2.5%。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终端各类应用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淘课族”,他们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在线观看或下载学习海内外名校的课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和正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办学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产生革命性影响,其发展前景不可预料。我衷心希望以信息技术支撑的开放大学,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包括网络大学的合作,加强与各类著名企业包括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为进一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畅通不同高等学校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非正式学习之间的转换通道,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和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构建多种途径学习成才的“立交桥”,发挥更大的作用。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电话:010-88155107     Email:cseds@126.com

京 ICP 备 18027711 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