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推国际胜任人才培养
——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胜任人才培养论坛举行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委会秘书处    作者:刘晓蕾 神州学人网记者    发布时间:[2021/08/03]    浏览次数:2488次

  7月24日-25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Committee,ICDC,简称“胜任力专委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国际胜任人才培养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生建学等出席大会并致辞,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理事长刘京辉,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何昌垂、原助理总干事王韧,原驻外大使陈明明、徐亚男,原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和专家刘志贤、王之佳、薛玉雪、王纪元、王粤、郑启荣、马万华等出席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76名理事、57名常务理事组成的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21家高校及相关机构在国际胜任人才培养论坛上分享了各自关于国际胜任人才培养的工作成果和方法措施。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会员代表共430余人参加会议。

顺势而为 正当其时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而这一切,都少不了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参与。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2016年9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对外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有计划地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国际胜任力培养理论研究,探索国际胜任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创新提供战略思考和决策服务,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同意筹建并设立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
  7月24日下午,依照相关程序,胜任力专委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原副秘书长张宁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键、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当选为副理事长,秘书长为中国教育报刊社神州学人原办公室主任安艳琪。会上还推选产生了专委会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处副秘书长人选。
  目前,胜任力专委会共有会员单位143家,涵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高校133所,职业院校4所,高级中学5所,智库1家,理事176人,常务理事57人,会员总人数为581人,另有特邀原国际组织高级官员、资深外交官和专家15人。
各方重视 积极支持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双鼓主持了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

  在大会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宣读了选举结果,执行会长孙霄兵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希望胜任力专委会能以学术立会,把自身建设为一个有效的交流分享平台,为高校国际胜任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更好的指导,为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咨询决策服好务。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孙霄兵执行会长致辞

  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刘锦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要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增强人才的国际胜任力。我们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统筹推进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力度,坚定不移地加快和扩大教育外开放,充分发挥出国留学、合作办学、校际交流等在培养国际胜任力方面的独特优势,主动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教育部国际司刘锦司长致辞

  国家留学基金委秘书长生建学在致辞中介绍了“十三五”以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已初步建成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等多个拳头项目为抓手,着力培养高端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等四类急需人才的发展格局。国家留学基金委将与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和各高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推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国家留学基金委生建学秘书长致辞

  胜任力专委会的筹备和成立得到众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高级中学以及资深国际组织官员和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与支持。据张宁介绍,胜任力专委会在筹备期间收到96所高校签署同意支持回复函,其中包括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交流共享 携手并进

  推进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是胜任力专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会议期间,专委会围绕国际胜任力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发布了6个领域27个拟设立申报研究课题,以深入系统推动国际胜任力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21家高校及相关机构分享国际胜任人才培养经验做法

  搭建交流分享平台是胜任力专委会的主要职能之一。会议期间,胜任力专委会和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了国际胜任人才培养论坛,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全球化智库、天津职业大学等21家在国际胜任人才培养方面各具特色的高校及相关机构做交流分享,他们从国际胜任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措施、资源平台搭建、专门领域人才培养、全链条服务等角度分享了各自在国际胜任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思考、探索、经验和成果。另外大会组织汇编了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40所高校及相关机构在国际胜任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成果和方法措施,形成会议交流材料。


张宁理事长作论坛总结

  最后,张宁理事长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将各家分享的方法和举措总结为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发挥学科优势,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立足学校特色,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品牌;深化国内外合作,构建有效合作网络;力推实习就业,实现后备人才输送常态化;重视学生主体,成立国际组织类学生协会;强化师资建设,支撑一流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理论供给,提升国际胜任研究水平等八条经验。他指出,经过近些年各方的探索和努力,高校国际胜任人才培养取得了培养体系不断发展优化、培养项目形成广泛影响、实习就业得到快速发展等成效,同时提出依然要面对国际胜任人才培养的体制有待深化、同质化及合作缺乏、常态化国际合作困难、师资和课程等资源存在不足等问题。

  张宁理事长表示,未来胜任力专委会将以国际胜任力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问题为导向,着力开展搭建交流分享平台、以科研力量支撑深入系统推动工作、编写“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年度报告”、组建智库提供咨询决策服务、促进协同研发课程体系、提供咨询指导培训服务、促进试行“国际组织人才流动岗”等7项工作,与各方携手推进国际胜任力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和新时期国际交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

  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实行理事长负责制,日常办事机构是秘书处。建立年度理事大会、常务理事工作会及理事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电话:010-88155107     Email:cseds@126.com

京 ICP 备 18027711 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