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实践方略
信息来源:国家治理    作者:周光礼    发布时间:[2024/02/01]    浏览次数:322次


[摘 要]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的时代方位概括为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持续推进,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积蓄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人才工作在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结构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要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渐进式发展过程。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确保人才供给自主可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知识创新吸引留住人才 ;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实现人才与产业有效耦合 ;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人才培养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与国家发展、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就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20219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擘画了新时代人才工作蓝图,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历史性地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伟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专章部署,把人才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鲜明标示了人才在国家全局中的突出战略地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时代方位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不应仅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还要从大教育观的视角出发,“跳出教育看教育”,将其置于国家发展的宏观格局中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将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的时代方位概括为“两个大局”。

第一个大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归根结底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1]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既是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使命所系,也是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关键所在。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宝贵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为此,要充分发挥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第二个大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塑着全球经济结构和创新版图,进而引发国际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抢占先机、把握时机、推进自主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扮演如此关键的角色。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大变局既可能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可能是两极分化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大变局意味着开新局。大变局正在催生一个有别于美式帝国秩序的后西方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引领全球未来发展。另一方面,大变局意味着难以避免的巨大风险。美国为了继续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在经济脱钩、科技脱钩和学术脱钩等方面展现出激进好斗姿态,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为此,要深刻领悟“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大判断,使人才资源能够成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发展定位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人才事业发展,在培养、团结、引进、使用、成就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瞩目成就。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夯实既有人才基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这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

新时代人才工作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持续推进,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积蓄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与创新资源。

从人才规模上看,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到2.2亿人,比2010年净增长1亿人,人才队伍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快速壮大,各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根据《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2)》,中国和美国具有明显的人才规模竞争优势,远远超过名列第三、四、五的印度、日本、俄罗斯,世界人才中心正在从欧美向亚洲转移。

从人才质量上看,根据《2 02 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排名从2 0 1 2 年的第3 4位快速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才竞争力总体第8,具有较大后发优势,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

总体而言,人才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实际贡献不断提高,人才效能持续增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卓有成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事实证明,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3]

新时代人才工作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人才工作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集中体现在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结构等方面。少数改革重点与难点问题还需花功夫、下力气继续解决。“授权”与“问责”的关系有待理顺,行政部门、用人主体和人才之间构成环环相扣的权责关系,权力与责任之间关系的平衡既需要放权的一方根据实际需要,真授权、授到位,更需要获权一方将下方的权力接得住、用得好。行政逻辑与学术逻辑之间要动态平衡,必须遵循和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与知识的运行规律,既不否定行政逻辑在提高人才管理工作效率中的必要性,又应当警惕和破除“官本位”的传统思维与行政干部管理技术的简单套用。

深入推进以评价体系为代表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得不够、‘立’得也不够,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没真正建立。”[4]其中,我国的人才评价始终被缺乏合理、准确、系统的评价标准所困扰,给中国人才评价和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社会和舆论压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用不断完善的制度设计将科学家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实践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16世纪以来,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周期性转移,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纵观近代科学发达史,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重要的科学和人才中心,必须首先成为世界重要的科学和人才次中心。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最新形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宏伟目标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实现,而是要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渐进式发展过程,要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予以长期实施和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 着眼2025 年、 2030年、2035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提出了明确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目标, 并指出2035年要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的过程中的务实性、精准性、持续性和长远性。

我们党历来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定位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均有体现且发生了重大改变。教育相关内容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及十五大报告中都被安排在经济领域,而且教育科技和人才是放在一起讨论的。这说明在改革开放之初的20年,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一时期主导的教育价值观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对教育战略定位进行重大调整,有关教育的内容从经济领域调整到了文化领域。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教育相关内容被安排在社会领域,科技相关内容被安排在经济领域,人才相关内容则被安排在党的建设章节中。时隔二十多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在一起,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规划并独立成章,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于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信心与决心,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理论创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实施方略。[5]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确保人才供给自主可控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发展要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期发展的大计,这也正是党中央将教育提高到“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地位的关键所在。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要实现“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必须要拥有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对庞大人才需求的满足,绝不能存在依靠别人、依附别人的心理,必须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将人才资源的生产与应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应当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相应地,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向中国转移的战略目标,也对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文化是教育的灵魂,高等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本土文明的底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取代德国成为新的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凭借的正是扎根美国大地办大学。正如时任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所言,美国的大学不能从英国、法国或德国移植,它必须是有独创性的,生长在自己的土地上,符合美国社会和政治的风俗。因此,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确保大学培养出来的是“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人才,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要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壮大队伍规模,解决各级各类人才的数量不均衡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与产业的创新,科技与产业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以双一流大学为引领的广大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探索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充分调动个人兴趣与学习研究动力,培养人才的科学精神、批判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应当探索构建交叉学科支撑的人才发展引导机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既造就有天赋、有潜力的基础研究人才,又塑造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解决特定领域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问题。 20214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自然科学领域,要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为发力点,重点解决我国一些产业的工程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打造一批有家国情怀、有突出技能、善于解决综合复杂问题和卡脖子问题的高水平工程师队伍。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要培养造就大批善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思考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文艺术家和社会科学家,引导各方面人才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构建。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知识创新吸引留住人才

人才聚集与知识生产之间存在互相促进关系,成熟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不仅能够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还将在持续高位的知识生产进程中不断补充吸引汇聚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科技创新领域是大国竞争的核心领域,也是当前我国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之一,科技创新体系是当前我国最需要大力建构以求得实质性突破的发展任务之一。目前,科技体制改革的突出问题表现为现有科技创新资源仍旧分散与重复,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较差,成果转化与商业化、产业化水平较低,没有充分激发出各条战线上的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为此,要提高创新体系效能,明确国家级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及国家实验室等创新主体在创新链条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知识生产与创新能力,在世界级科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吸引、留住各类人才。

企业以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为目的,在创新活动中处于相对下游的位置,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美国政府为了维护美国科技垄断和霸权地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不择手段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对中国企业在技术突破、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突破瓶颈的要求。要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遵循市场需求逻辑,真正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的内生活力,使创新型企业在市场引导下确定技术研发方向、创新路线选择与创新要素集聚。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看得见的手”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制度保障、要素投入、服务监管等支撑与引导,特别是在引入创新、产业、人才、资金资源,孵化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的过程中扮演更积极、更关键的角色。

一流大学既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既要培养一流人才,又要产出一流学术成果。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新时代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和面临的重大任务。大学在办学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依托新型举国体制,瞄准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参与有组织科研,在重大战略领域努力建立自身科技优势。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知识发展规律,紧密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和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科学研究优势,为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社会治理提供优质高效、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国家实验室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有组织的科研”的关键要素,是与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并列的“国家队”成员之一。当前,国家实验室主要依托于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国家实验室体系整体建设已有所发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仍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明确不同国家实验室的目标定位、主要任务,以解决“卡脖子”技术等战略性短板为导向,聚焦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开辟新的领先科技领域。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治理机制,以实施有组织科研为目标,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公关,建立完整规范的科研人员遴选与团队组建制度、科研经费分配制度、科研成果考核评价制度,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与优化。

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实现人才与产业有效耦合

集聚世界一流创新人才,还需打造世界级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为自主培养、吸引汇聚的人才提供“留得下”“用得好”的“工作容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推动高质量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知识与创新,科技、创新、人才“三位一体”的紧密关系愈加突出,互促作用愈加强烈。历史地看,中国的产业形态转型升级历程尤其凸显出人才与科技、创新之间相互融合的内在必然性。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只需要基础教育参与,后来的技能密集型产业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最近的科技密集型产业则需要高等教育的参与。展望未来,中国正在向创新密集型产业进发,建设创新密集型产业需要的不只是简单的高等教育,而是教育科技人才组成的国家科教创新体系。因此,要以人才为桥梁和中介,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6],实现高等教育与现代产业的有效耦合。

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双向融合,既是存量优化的有效举措、增量调整的现实路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能够达到“人尽其才”的理想状态。创新链是创新主体协同配合形成的链条,产业链是产品生产主体整合上下游资源聚合而成的链条,二者精准对接本质上体现为创新供给与生产需求的恰切关系,核心在于推动知识成果的技术化与商业化。创新人才进入工作世界,实现身份转变,成为职业劳动者,适应不确定职业环境,变革、发展行业产业生态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产生有效耦合的核心机制。因此,高等教育要关注外界社会政策环境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水平发展等对社会职业分类与就业岗位的影响,客观分析职业需求变化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辐射,加强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创业能力的提升。

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引导创新主体发挥优势,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要强化目标导向,融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为一体,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知识产业的核心是整合创新活动上、中、下游,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再到集成应用的循环运转的创新链,学科知识性质不同决定了知识转化方式各异,也决定了不同类型人才在不同场域中发挥不同作用。理工学科、生命科学能够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创新链上游所需的理论知识,实验室中的科研专利还可以与种子资本直接结合,孵化衍生企业创造实际价值;社会科学参与区域社会秩序规范和制度建设,以智库的形式参与区域社会问题的解决;人文学科则在文化的保存、创造和引领中发挥关键作用,以提供公共艺术展览、文化服务设施等方式,使人文知识持续迸发生机。

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对于创新人才来说,平台和环境就是梧桐树,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社会条件,在于成功营造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发展环境是影响人才成长、汇聚和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了适宜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生态,方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才,将人才的内在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人才发展环境,又分为体制机制的硬环境和文化氛围的软环境。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既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竞争优势;又要塑造国际一流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良好文化氛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作用的形成与发挥遵循特定的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只有创造出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政府要酌情下放权力,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中的主观能动性,灵活适应各类用人主体专业化、多元化的用人需求,使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人才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自主决定怎样用好人才。对于政府管理部门而言,要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持续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对人才要充分信任、充分尊重、充分包容,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赋予专家学者更大的技术决策权、资源调度配置权,使人才在尽己所能的过程中免受条条框框、繁文缛节的阻碍掣肘。此外,要以破除“五唯”顽疾为突破口,聚焦立德树人、突出诊断功能、强化分类评价、彰显中国特色,将建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教育评价体系,作为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动人才制度精准创新、系统创新和协同创新。

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强调人才自主培养、引进与使用,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离,而是要营造包容多元、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安全、规范、有序的社会环境,公平、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有规划、多渠道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将人才市场边界从国内扩展到国际,全力构筑人才国际竞争新优势。[7]要重视解决海外引进人才安身立命、成家立业的实际困难,发挥市场政府这两种资源配置手段作用。要妥善平衡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之间的关系,既要对紧缺特殊人才出台特殊政策,又避免资源过分集中在少部分人才手中;既不能出现论资排辈、“外来者优先”的现象,又不能让真正有才学的“英雄”无用武之地,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能够真正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1026日,第1版。

[2][3][4]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民日报》,2021929日,第1版。  

[5]丁月牙、瞿振元、周光礼:《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年第1期,第5-16页。

[6]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学术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1年第6期,第4-11页。

[7]周光礼、公钦正:《高校人才,如何将职业变成志业》,《光明日报》,202359日,第14版。

来源:国家治理 20239 /
作者简介: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电话:010-88155107     Email:cseds@126.com

京 ICP 备 18027711 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