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经专家评审,学会2025-2026年课题申报评审工作已完成,有38项课题通过立项审批,其中重点课题6项,一般课题32项。
现将课题拟立项名单公示如下,公示期自2025年7月3日-2025年7月10日。如对拟立项课题有异议,可向学会学术部提出。
联系人:龚老师
电话:010-88155107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2025年7月3日
序号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单位 | 类型 |
1 | 中国职业教育标准助力老挝产教融合标准化教育发展与建设 | 曹志勇 | 云南农业大学 | 重点 |
2 | 深度教研助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发展行动研究 | 党忠良 |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 重点 |
3 |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标准实施困境与优化策略研究 | 兰小云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重点 |
4 | 我国城市流动儿童父母教育焦虑对子 女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及其纾解路径 | 李静 | 宁波大学 | 重点 |
5 | 人工智能+中医”背景下高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栗辉 | 北京科技大学 | 重点 |
6 | AI大模型赋能智能制造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探索与实践 | 肖成勇 | 北京科技大学 | 重点 |
7 | AIGC技术赋能农业职业院校智慧课堂构建与技能型人才精准培养路径研究 | 邓文雯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般 |
8 | 学龄人口变动对义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的影响机制及其政策响应 | 丁亚东 | 宁波大学 | 一般 |
9 | 大中小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与优化研究 | 高静毅 | 首都师范大学 | 一般 |
10 | 数智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研究 | 高月斌 | 大连艺术学院 | 一般 |
11 | 新师范背景下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研究 | 郭永志 | 沈阳师范大学 | 一般 |
12 | “知识-思维-品质三元协同:AI 素养 培育机制构建与智能化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 韩力群 | 北京工商大学 | 一般 |
13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培育交叉创新团队对策研究--以上海高校为例 | 李甜甜 | 上海大学 | 一般 |
14 | 新时代高品质课堂学理构建与实践方略研究 | 李铁安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一般 |
15 |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过程评价方法研究 | 李志军 | 北方工业大学 | 一般 |
16 | 促进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体系研究 | 李治 |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一般 |
17 |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 李忠连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一般 |
18 | 数字化赋能下市域产教联合体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 刘莉 | 烟台职业学院 | 一般 |
19 | 学生营养餐素养提升安全食育教育与校园餐参与式治理模式构建 | 刘军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 一般 |
20 | 中国乡村教师驻留政策研究 | 罗詹妮 |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一般 |
21 | 人工智能视域下高校AI校长助理赋能大学治理现代化得探索和实践研究 | 马斌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般 |
22 | AI赋能未来阅读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优质均衡协同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 孟艺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一般 |
23 | 智能时代研究生培养体系重构:价值导向、协同机制与效果评价研究 | 苗启广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般 |
24 | 科学教育路径创新及其支持系统构建的国际比较与本土实践研究 | 邱超 | 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 | 一般 |
25 | 技能强国战略下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以高端油气装备共同体为例) | 邵侠 | 烟台职业学院 | 一般 |
26 | AI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 宋睿卓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般 |
27 | 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视角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协同范式构建 与立体化实践路径研究 | 唐伟 |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一般 |
28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市域产教联合体 整体实力提升路径的研究 | 汪利华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 一般 |
29 |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教育创新:智能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实施与评估研究 | 王萍 | 中国医科大学 | 一般 |
30 | 分类推进高校发展的困境与突破研究 | 王从庆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一般 |
31 | 人工智能时代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与阵地的顶层设计与实践策略研究 | 王晓燕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一般 |
32 | 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 王志方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一般 |
33 | AI赋能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翁智生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般 |
34 | 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应用型大学教师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和培育策略 | 肖福军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般 |
35 | 技能强国背景下培养新质生产力的现代职业教育和区城布局研究 | 徐晔 |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 | 一般 |
36 | 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许波 | 沈阳师范大学 | 一般 |
37 | 数智赋能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 杨会科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般 |
38 | 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以科技革命赋能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研究 | 张伶俐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一般 |
【打印】 【关闭】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电话:010-88155107 Email:cseds@126.com
京 ICP 备 18027711 号-1